記者楊晴雯/台北報道
台北市立結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張尚智透露表現,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風行病學調查效果,以及內政部106年7月生齒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319萬人,個中輕細認知障礙(MCI)有58萬人,佔18.36%;失智症生齒有25萬人,佔7.94%(包孕極輕度失智症約10萬人,佔3.22%,輕度以上失智症有約15萬人,佔4.72%)。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白叟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失智症的分類上,大致分為「退化性失智症」包孕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和「血管性失智症」成因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缺血,造成腦細胞滅亡而智力消退。但病人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夾雜型)翻譯
張尚智說,現代藥理學也證實中醫藥材能輔助削減失智症危險因子的發生,常見如熟地、何首烏、枸杞子、山茱萸、石菖蒲能改良中樞神經膽鹼能神經系統和多種神經傳遞質,下降腦組織過氧化脂質;人參的有效成份「人參總皂苷」可增添腦血流量、削弱腦水腫超微構造損傷,對老年人智能有顯著改良作用;黃耆有匹敵D-半乳糖致使腦老化、改良記憶力,能降血脂、抗多發性微血栓;川芎、赤芍、地龍有擴大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良血流變性、抗脂質氧化感化翻譯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也不是一個正常的老化進程,而是退化性疾病。「失智症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消退!」張尚智說明,此疾病還會影響到其他的認知功能,包羅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定力、抽象思考能力、留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行為、個性的改變、妄圖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造成許多家屬都以為患者只是執拗行為,認為人老了都是如許,使得前期經常輕易被疏忽,是以此時眷屬飾演著相當重要的腳色,必須對失智症有著高度認知,才不會忽視初期病兆,因此忽略了就診的主要性。
因中藥材有性味歸經、寒熱溫涼的分歧,張尚智提示,上述中藥材紛歧定合適每一個患者,如有需要仍建議到病院中醫科或中醫診所,由醫師評估體質病情後協助開藥,不宜自行去中藥房取藥服用。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進程,而是退化性疾病,不只記憶力變差,還可能影響說話能力、空間感等翻譯中醫師暗示,有篇系統回首和整合闡明各類資料庫發現,以針灸輔助醫治阿茲海默症,對於改善簡式心智丈量量表分數的效果優於藥物組。
張尚智提到,臨床上常利用的針灸穴位包括「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心的位置,改良患者認知能力障礙。「四神聰」:百會穴前後閣下各一寸,協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神庭穴」:位在頭部前額處,有安甯神經、減緩情感緊繃。「氣海穴」:位於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1.5寸處為下氣海,與兩乳正中膻中穴為上氣海相對,能理氣寬胸,益氣培元。「足三里」: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能調度脾胃,利氣降逆翻譯
▲(圖與新聞內容無關/攝影者Pedro Ribeiro Simões,flikr CC License)
准確地診斷失智症的成因及類型,才能准確的選擇藥品以達到治療結果。張尚智指出,一篇系統回首和整合分析截至2014年6月為止各類資料庫,個中針刺或針刺共同一種藥物醫治阿茲海默症的隨機對比嘗試,發現針刺組對於改良簡式心智丈量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分數的結果優於藥物組翻譯
台北市立聯合病院中醫醫學部推出「智愛湯」即飲包以延緩病情的惡化,首要成份為西洋參、遠志、升麻、天麻、龍骨、鉤藤、益智仁等,有補氣醒腦開竅,安神鎮靜的功能,可削減緩患者常有的妄圖、焦炙、易怒、情感嚴重等症狀。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37814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萬國翻譯公司02-23690931